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
:::

臺中區農業技術專刊

首頁 > 出版刊物 > 臺中區農業技術專刊 > 技術專刊第157期-茭白筍台中一號早生品種栽培管理

技術專刊第157期-茭白筍台中一號早生品種栽培管理

157期茭白筍台中一號早生品種栽培管理

台中區農業技術專刊157 期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十月發行

台中區農業技術專刊157期封面  台中區農業技術專刊157期封底

茭白筍台中一號早生品種栽培管理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陳榮五、林天枝、張惠真

 

 序言     茭白筍台中一號早生新品種栽培管理   茭白筍食譜

 

序言

 

文/ 陳榮五

  衛生高纖維、美味可口的茭白筍為一般消費者所喜愛,它為禾本科水生植物、病蟲害較少,農藥汙染機率較低,且其生產期介於四月至十月間,為台灣重要的夏季蔬菜之一。台灣茭白筍種植面積約有 1,610公頃,其中南投縣種植1,355公頃,約佔全台栽培面積百分之八十四,已成為該地區主要產業 。由於品種是影響作物生產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本場多年來承農委會計畫經費補助積極從事茭白筍品種改良之試驗研究。

八十年代以前埔里地區種植最多的地方品種為青殼早生種,它生長勢強、適合春秋兩作栽培,唯因春作出筍期略晚(四月下旬)、筍形較小且不感染株及黑心產生率較高,影響產量和品質,且秋作雖然產量較高,但因與平地栽培的赤殼種產期重疊,由於量多而價跌,農民收益反而降低 。因此,往後栽培面積逐漸減少,後來遂有農民自選種的產生,而那些品種,有的係從埔里輸出外縣市,經馴化後再流入埔里地區:如白河早生種 、白殼早生種等 。有的是從栽培種中發現優良的突變株保留下來如:敢當早生種 :由於馴化或突變種來源不清、特性不明、加上母莖選拔不夠嚴謹,致經常看到田間有發育不整、或不明病變、或產量不穩定等現象,造成栽培上的困擾,也影響農民收益 。本場有鑒於此,為解決農民遭遇難題,乃擬定育種目標,從八十一年度起,利用營養系選種法,從青殼早生族群中選拔優良單株,經繁殖而成的個別系統,進行一系列的產量比較試驗,選出最優良品系台中選育C-26號,具有多項優良特性 。於是根據種苗法新品種登記命名,經專家學者組成審查委員會審查,於八十八年秋作通過初審,八十九年春作通過複審,正式命名為「台中一號」,商品名稱為「水玉」,得予推廣。

  本品種具有多項優良特性,在台灣雙季茭之主要產區埔里 、魚池等地將可取代部份現有品種,使農民對品種選擇更具多樣化 。同時在智慧財產權受到重視後,茭白筍有了自己育成的品種後,當有助外銷國際市場。為配合示範推廣與農民栽培需要,特編印本推廣手冊,俾利積極推廣此一新品種。

 

 

茭白筍台中一號早生新品種栽培管理

 

文圖/ 林天枝

台中一號(原品系台中選育C-26號)之主要特性

台中一號幼苗期發育盛狀

一、用途別:食用筍,年可兩收。

二、植株形態:成熟期之株高春作平均220.5公分,秋作平均215.8公分,有效分蘗數春作平均22.4支,秋作平均24.1支 。葉片呈劍形,綠色,葉姿直立略硬,生長勢強,葉鞘長四十五公分。

三 、嫩筍:帶殼嫩筍平均單筍重136.3~137.1公克,剝實率59.6~59.9%,嫩筍長19~19.2公分,筍徑平均3.3~3.4公分,嫩筍呈長卵圓形,筍節中等,筍肉黃白色,品質脆嫩,纖維少,筍皮白晳,筍肉中孢子產生時間較晚,黑心率低 。嫩筍外殼葉鞘呈淡綠色,鞘上散佈粉紅色斑點。

四 、生育日數:育苗到定植:35~40天 。定植到採收:春作88天,秋作65天 。盛產期:五月中旬及九月下旬。定植到採收完畢生育日數:春作143天,秋作122天 。

五 、產量:每公頃帶殼嫩筍春作產量平均為10,340公斤,秋作平均產量11,040公斤 。

台中一號田間發育盛狀銹病為茭白筍最普遍病害之一台中一號帶殼筍

台中一號(原品系台中選育C-26號)之優缺點

優點:

一、產量高:台中一號具有高產特性,在八十六至八十八年區域試驗兩年四作嫩筍產量比對照(A)青殼早生種春作高19.4%,秋作高17.5%,比對照(B)敢當早生種春作高出6.9%,秋作高5.3% 。

二 、具早熟性:台中一號之出筍期春作為定植後八十八天,秋作為春收後六十五天,春作比對照 (A)青殼早生種提早二十三天,秋作亦提早六天,但與對照(B)敢當早生種相比春作提早四天,秋作則差異不顯著。

三 、單筍重量較重,嫩筍品質佳:台中一號平均單筍重春作137.1公克,秋作136.3公克,比對照(A)青殼早生種春作平均1,209公克,秋作平均120.4公克,約重了13.4~13.2%,亦比對照(B)稍重0.5~1.01% 。

四 、葉劍形、葉姿直立略硬、生長勢強、株高略矮,比青殼早生約矮10~14公分,管理較方便 。

五 、不感染株產生率低,可增加孕茭比例 。筍肉黃白色 、品質脆嫩、筍肉中孢子產生時間較晚,黑心產生率低 。

缺點: 與現行主要栽培品種相同均不抗病。

針對缺點之補救措施: 在發病初期應及早噴藥,施行共同防治。

台中一號剝殼筍台中一號與對照青殼早生剝殼筍比較台中一號與對照敢當早生帶殼筍比較

栽培要點及注意事項

氮肥施用過多或溫度過高會引起徒長,造成開花株的出現

一 、優良母莖選拔:應於前期秋作採收期進行,每十公畝需用優良母莖五十至一百欉 。

二 、母莖挖取:十一月下旬 。

三 、播種法:分母徑直插法與育苗後移植兩種 。

四 、播種期:十二月中下旬 。

五 、移植期:一月下旬~二月中旬 。

六 、行株距:1×1公尺(1,000株/公頃)或1.3×1.3公尺(5,917株/公頃) 。

七、灌水深度:生長初期3~5公分,中期10~15公分,採收期30~60公分(水源不足地區不宜栽培) 。

八 、肥料用量:施肥量請依土壤肥力及茭白筍生長情況與氣候條件酌情增減用量 。在埔里地區沙質壤土可施用化學肥料三要素N:P 2 O 5 :K 2 O=240:140:100 kg/ha,基肥配合施用有機肥,如大豆粕或篦麻粕5,000公斤/公頃 。

九、新品系不抗銹病:在發病初期應及早噴藥施行共同防治 。在藥劑防治情況下,新品系之銹病較對照種易得控制。

十 、採收:進入採收期後每三天採收一次 。

十一 、採後處理:採收後的帶殼嫩筍經選別裝袋後浸入有流動性水槽中,以保持新鮮度,翌日撈起托運出售 。

台中一號與對照青殼早生剝殼筍比較台中一號與對照敢當早生帶殼筍比較

採收、分級包裝

 

 

茭白筍食譜

 

文圖/ 張惠真

紅燒茭白筍

紅燒茭白筍材料: 五花肉1斤、茭白筍1斤、蒜頭1/2杯、蔥3支、辣椒2條 。

調味料: 醬油1/2杯、糖1茶匙 、鹽1/4茶匙、水2杯、酒2大匙 。

作法:

  1. 五花肉洗淨切塊,入油鍋炸至表面微黃撈起 。
  2. 茭白筍洗淨切段,蒜頭去外膜,蔥、辣椒分別洗淨備用 。
  3. 將炸油倒起,鍋留少許油,先略炒蒜頭後放入五花肉、調味料,以中火煮20分鐘,再放入茭白筍、辣椒再煮10分鐘,最後放入蔥段即可 。

冰涼玉筍

冰涼玉筍

材料: 帶殼茭白筍一斤。

沾醬: 醬油膏或沙拉醬。

作法:

  1. 茭白筍去一層外殼並洗淨 。
  2. 煮一鍋水待沸,放入茭白筍煮沸後2分鐘熄火 。
  3. 撈起浸冷開水,涼取出放冰箱冰冷 。
  4. 食用時剝去外殼,沾醬油膏或沙拉醬均宜 。

三色茭白筍

三色茭白筍

材料: 茭白筍3支、小卷2條、胡蘿蔔1/4條、芹菜2支、蔥2支、辣椒1條 。

調味料: 鹽1/2茶匙、香油1茶匙 。

作法:

  1. 茭白筍、胡蘿蔔切片,小卷切斜紋花,芹菜、蔥、辣椒切段 。
  2. 起油鍋,爆香蔥白及辣椒,放入胡蘿蔔、茭白筍及小卷,炒至快熟時,放入芹菜及剩餘蔥段與調味料炒熟即可 。

茭白筍煎蛋

 

材料: 茭白筍300公克、雞蛋2個、蔥2支 。

調味料: 鹽1/2茶匙 。

作法:

  1. 茭白筍洗淨切絲、蔥切絲備用 。
  2. 雞蛋打成蛋液加入茭白筍絲、蔥絲混合 。
  3. 油鍋燒熱放入料(2)煎至金黃即可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