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
:::

近年研究成果

首頁 > 近年研究成果 > 雜糧與特作研究方面

雜糧與特作研究方面

雜糧與特作研究方面

一、育種

1.紫錐菊選育

為選育多樣化及市場需求性高之保健作物品種,本場自89年由加拿大引種紫錐菊並評估商業品種適應性,篩選具耐熱性品種族群並進行外表型輪迴選種,針對適應性佳及多花梗特性,於108年育成紫錐菊品種「台中1號」,每公頃乾物產量可高於商業品種75%,咖啡酸衍生物含量也高出6.1%。

多花梗紫錐菊品種台中1號

多花梗紫錐菊品種台中1號

 

2.大豆選育

為建構中部生再生稻地區之秋作型大豆品種,本場由美國農部種原中心引種105大豆品系進行純化選拔,選育秋作產量高、無紫斑及不裂莢之品系以PI518296。產量與高雄選10號相當,蛋白質含量優於高雄選10號10%,適合加工豆使用。

新選育之秋作型大豆新品系

新選育之秋作型大豆新品系

 

3.高梁育種

本場執行釀酒用與牧草用高粱育種工作,針對國內釀酒業需求培育具糯性澱粉籽實特性的高粱,自民國101年開始利用雜交種種原進行純系選拔,選育出2個糯性純系品系並持續進行性狀評估。另外,綜合臺灣畜牧業的興盛市場、飼糧來源的緊迫性、雜糧產業現況的突破尋求與作物氣候耐受性的評估需求,本場針對牧草用途進行高粱育種計畫,民國105年自美國農業部植物研究所引種,經歷環境適應性與農藝性狀評估後,優選出6品系進入牧草品質評估階段。

釀酒用與牧草用高粱區域試驗

釀酒用與牧草用高粱區域試驗

 

4.小麥品種選育

為選育多樣化及不同加工用途小麥品種,本場自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引進 1,200 個小麥新品系進行純系選拔,針對適應性、品質與產量逐年篩選優良品系,於106年育成低筋小麥台中35號,具豐產特性,產量優於台中選2號17%,低筋白麥品種,磨製麵粉白度佳,可供製作蛋糕、餅乾使用;108年育成中筋小麥台中36號,產量優於台中選2號16%,中筋白麥品種,磨製之麵粉適合製作中式麵食產品。

低筋小麥品種台中35號

低筋小麥品種台中35號

中筋小麥品種台中36號

中筋小麥品種台中36號

 

5.薏苡育種

為增加薏苡千粒重,以薏苡台中5號與台灣野生大粒種薏以進行雜交作業。其後代進行回交育種,目標為育成矮性、大粒及成熟期一致之新品種。

薏苡育種

 

6.蕎麥育種

以加拿大商業種蕎麥與本場蕎麥台中5號進行雜交,目標為育成短栽培期及大粒種之蕎麥。

蕎麥育種

 

二、栽培管理

1.中部地區大豆品種之區域試作

為推廣再生稻地區轉作大豆,選定現有市場流通品種,如’高雄選 10 號’、’台南 3 號’、’台南 5 號’及’金珠’等品種。經103~105年試驗顯示中部地區以二期作大豆品質最優,示範區每公頃平均產量分布於 1,974~4,014 公斤。品種間以’ 台南 5 號’及’高雄選 10 號’較高,其次為’金珠’及’ 台南 3 號’,但其生育及產量性狀易受生長環境因子影響( 溫度、光照、雜草及病蟲害防治等 )。

大豆優良栽培模式

大豆優良栽培模式

 

三、產品開發

1.麥米產品開發

為增加國產雜糧生產面積,提高糧食自給率,以國產優質小麥及白米,使用最適「品種」,並調以黃金麥米比例,所製成的黃金麥米飯Q彈,含有高蛋白質及纖維質,均衡營養、口感尚蓋讚,為替代純白米飯的最佳選擇。

新開發之麥米產品

新開發之麥米產品

Top